好久沒來更新了,有注意部落格的讀者應該都有發現,前一陣子海豚姊姊的文章中總是散發著十分忙碌的氣息。現在,謎底終於要揭曉了。海豚姊姊這陣子一直在趕的書《35公斤的希望》終於是千呼萬喚始出來,即將上市啦!

 

35公斤的希望》是法國的「救世主作家」安娜‧戈華達唯一一本專為青少年所寫的親情勵志小說。相信眼尖的讀者們對安娜‧戈華達一定不陌生,沒錯,她就是《在一起就好》的作者,鼎鼎大名的法國「救世主作家」。法國媒體說:「千千萬萬的法國讀者像等待救世主一樣,迫不及待地等著閱讀她的新作。」

 

聽起來很誇張,但我相信如果大家都來讀《35公斤的希望》,就會了解箇中的涵義。第一次讀這個作品,海豚姊姊就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回憶。這本小說最前面有這麼一段話。我討厭上學。比誰都討厭。而且……「學校」讓我每天日子都難過!這是小說中的主人翁,小奎的心情寫照,他在就讀國小時,不僅被留級,最後甚至遭到退學。然而,不是只有像小奎這樣的學生,才不喜歡上學。至少,海豚姊姊小時候也很討厭上學,「學校」對很多學生來說,象徵著限制、紀律、還有無止盡的無聊。關於這點,作者在書中也有一段精闢的敘述。不管怎樣,我認識很多人都不喜歡學校。像你,如果我問你:「你喜歡學校嗎?」想也知道,你一定會搖搖頭,說不喜歡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你喜歡學校嗎?小學一年級的海豚姊姊最討厭學校,每天早上要上學之前都緊張到快吐了,倒不是因為想家,而是害怕達不到老師的要求,被罰寫、罰站或是罰跑步。《35公斤的希望》其實說出了我們內心的話,也問出了兩個很重要的問題,「為什麼我們要上學」、「無法被學校所接受的孩子就注定是個失敗者嗎」。在故事中,小奎的人生簡直是失敗透了,他也被很多人批評和指責,當所有人都放棄小奎時,只有爺爺還不厭其煩地關心他。但這部小說最有價值的地方,就是它告訴我們,除了自己之外,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對我們的人生下結論。當全世界都告訴你,你是最糟糕的,那也不代表你不能憑著「35公斤的力量」扭轉人生。

 

        作者用小奎的口吻道出了整個故事,他直率的個性和口氣,讓人看了笑聲連連。但他所遭遇的挫折以及祖孫兩人間的深厚情感,卻也叫人鼻酸。《35公斤的希望》可說是一本跨族群,跨世代的感人鉅作。更重要的是,不同背景、不同年齡和不同國家的人,都能在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。

 

海豚姊姊衷心期盼,《35公斤的希望》能帶給大小讀者,歡笑、淚水和永不止息的希望。

 

 

 

*********

 

 

 

我討厭上學。

比誰都討厭。

而且……

「學校」讓我每天日子都難過!

 

三歲以前,我可說天天都過得很快樂。其實小時候的事,我是不太記得啦,不過,我覺得應該差不多就是這樣。我每天就是玩,有時候畫畫圖,有時候看看卡通錄影帶,一看就連續看十遍,我還發明了各式各樣的遊戲,而且和玩具熊葛嘟嘟一起玩。老媽跟我說,我小時候常常一個人在房間裡,一關就關好幾個小時,自己跟自己嘰哩呱啦講不停。所以,我想我那時候一定是過得自由自在,快樂又逍遙。

在這一段快樂的童年時光,每個人都愛我,我也愛大家,而且,我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相親相愛。等到我三歲又五個月的時候,媽喂!突然冒出了「學校」這東東!

 

        聽說,第一天早上上學,我是高高興興地出門。不過我想,老爸老媽一定是早在開學以前就忙著對我洗腦,一會兒說:「好好耶,寶貝,你快要去上學了……」,不一會兒又說:「你看你看,這新書包好漂亮!你要天天揹著它去上學!」說一堆有的沒的……還聽說,我第一天上學的時候沒哭。(我想這大概是因為我很好奇,我很想去看看學校裡有哪些玩具、有哪些樂高組合……)我還聽說,中午放學回家以後,我開心極了,吃飯的時候胃口大開,扒下一大碗,還迫不及待地回房間跟葛嘟嘟說學校裡發生的趣事。

 

咳,早知道,我就好好享受最後那一段快樂時光,因為從此以後,我的人生轉了一個大彎。

老媽跟我說:「明天還要再去喔。」

「去哪裡啊?」我搞不清楚狀況。

「呃,嗯……去上學啊!」

「我不去。」

「為什麼不去?」

「不想去。」

「啊……為什麼?」

 

「因為我去過了啊,我已經知道學校是什麼樣子了,我對它沒興趣。而且,我在家裡有很多事要做,才沒空呢,我跟葛嘟嘟說,我要發明一台骨頭探測器,幫牠把埋在床底下的骨頭找出來。我才不要去上學。」

 

媽媽蹲下來,對我好言相勸。我堅決搖頭。

她說我非去上學不可。我眼淚掉下來。

她拉我站起來。我大哭大叫。

她摑了我一巴掌。

 

這是我第一次被摑巴掌。

看吧。

就是這樣,學校就是這樣。

惡夢就這麼開始了。

 

 

這個故事,我聽老爸老媽跟別人說過好幾百次了。跟奶奶說、跟舅舅說、跟他們的朋友說、跟他們的同事說、還跟我的老師說、跟幫我看病的醫生說……每次聽他們說這件事,我就會想到,說要幫葛嘟嘟做的那台骨頭探測器,後來一直沒做成。

 

現在我滿十三歲,上了六年級。對對對,我知道,這聽起來怪怪的。你別扳指頭了,我自己說吧!我三年級的時候留級一次,六年級的時候還被退過學。

 

學校的問題,一直都是我們家的悲劇,咳,你也知道悲劇都是這麼演的嘛,我老媽哭得唏哩嘩啦,我老爸把我罵得臭頭,要不然就是另一套老媽不哭了,換她把我罵得臭頭,老爸氣得說不出話來。我也不喜歡這樣呀,看他們這樣我心裡一樣很難過,可是怎麼辦呢?沒辦法啊。我又不能說什麼,說了只會更糟糕。我要是回嘴,他們只會像鸚鵡一再地重複說:

「去讀書!」

「去讀書!」、「去讀書!」、「去讀書!」

「去讀書!」

 

好啦,我知道啦。我沒這麼不聽話好不好。我也想好好讀書啊,但問題是,我就是讀不進去!學校裡教的,我就是鴨子聽雷,沒有一句聽得懂。老是從一邊耳朵進去,又從另一邊耳朵出來。老爸老媽不知道帶我看過多少醫生了,檢查眼睛,檢查耳朵,甚至還去檢查是不是腦子有問題。一聽醫生的診斷,就知道這一切只是浪費時間,醫生都說,問題在於我精神不能集中。嘿嘿,這我自己都知道,要問問我就好了。我根本沒問題,我一點問題也沒有。我的問題,只是我對學校一點也不感興趣而已!

我對它沒興趣。就是這樣。句點。換行。

 

我在學校裡唯一過得快樂的日子只有一年。那是我讀幼稚園大班,瑪麗老師教我們的時候。我永遠不會忘記瑪麗老師。

 

現在想起來,我想,瑪麗老師之所以會當老師,是因為她可以繼續做她喜歡做的事,做做手工藝,發明一些小東西。打從第一天上課的第一個早上,我一看見瑪麗老師就很喜歡她。她身上穿的衣服是她親手縫的,毛衣是她自己織的,她戴的項鍊、手環也是她用兩隻手做出來的。那時候我們每天放學,一定會帶著自己做的東西回家,例如用紙糊的老虎面具、用牛奶盒做的城堡、用破襪子做的布老鼠、用彩色紙折的紙鶴。而且她常常帶著我們畫圖、剪貼。

 

瑪麗老師不會等到母親節快到了,才要我們畫卡片送給媽媽。她說,用自己雙手做出一樣東西的那一天,就是成功的一天。現在想起來,當時的快樂就注定了以後不會再有這樣的好日子,因為從那之後我便瞭解到,世界上讓我最快樂的事是,用自己的雙手創造、發明。

 

再說一件和瑪麗老師有關的事,我知道我自己虧欠她什麼。因為她的關係,我後來一年級的成績還比較像樣,因為她很瞭解我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生,她知道每次要我寫自己名字的時候,我的眼淚就會掉下來;她知道我什麼都背不起來,要我背兒歌的歌詞比什麼都恐怖。

 

幼稚園結業的那一天,我去跟瑪麗老師說再見。我的喉嚨哽咽,難過得幾乎說不出話。我拿出準備好的禮物送給她,我送的是一盒彩色筆,筆盒裡有可以放迴紋針和圖釘的小抽屜,另外還有一個小抽屜,可以放橡皮擦之類的。這是我自己剪貼厚紙板,把盒子修剪整齊,然後再塗上顏色,花了好幾個小時做成的。我看得出來她收到禮物很開心,她和我一樣忍不住激動起來。她跟我說:

「小奎,我也有禮物要送你……」

她送我一本很大的書。

她說:「下學期,你要上小學了,以後達蕾老師會教你。你要用功喔……你知道為什麼要用功嗎?」

我搖搖頭。

「因為等你認識很多字,就可以讀這本書。」

我一回到家,立刻請老媽把書念給我聽。她把書放在膝蓋上,讀了標題:

「兒童手工藝一千種。唉喲,裡頭都是些亂七八糟的東西!」

我討厭達蕾老師。我討厭她說話的聲音、她上課的方式,以及她在班上就是只偏愛那幾個她看得上眼的學生。不過,我認識了很多字,因為我想要動手做書裡一百二十四頁那隻用蛋盒做的河馬。

在幼稚園的畢業成績單上,瑪麗老師對我的評語是:

「這個頭長得像漏斗的小男孩,有一雙靈巧的手,和一顆善良的心。有一天,他一定會成大器。」

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,也是最後一次有老師不但沒有給我惡劣的評語,還讚美我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eib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